董事会办公室
关于《武汉市十四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00407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0-30 17:10:24  点击数:

  尊敬的市人大夏海蓉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四届第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将鲁磨路地大校门口路段改造为下沉式通道,以消除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实现校园一体化管理的建议》已收悉。我司高度重视,组织专班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 建议内容

  利用鲁磨路重新规划的机会,借鉴武大本部校区和武测校园合并的成功经验,将鲁磨路经过地大校门口的路段设计改造为下沉式通道,这样地大的东西校区就可以合并为一个整体,既解决了该路段长期存在的交通拥堵,以及校门口72路,709路公汽终点站带来的拥堵及安全隐患问题,也有利于高校的校园一体化管理,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二、回复意见

  收到代表的建议后,我司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经专家组充分论证,如采取鲁磨路经过地大校门口的路段设计改造为下沉式通道方案后会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存在轨道交通9号线车站功能远期难以实施。

  结合周边现状建筑、站间距要求以及服务对象,9号线地质大学站距离地大正门约240m,且鲁磨路主线在该段距中线东侧4.0m已埋设D1800mm~BH=2.7×1.8m雨水管涵埋深2~4.5m;下沉通道为避开雨水管涵,需加大埋深,导致车行道隧道与地铁9号线地大站点平面位置重叠,车行隧道的实施后,将导致轨道车站今后无法实施,二者必须同步施工,工程难度大且远期工程不可预见性大。

  问题二:产生隧道尾气集中排放对周边小区环境影响较大。由于隧道暗埋段长约1公里,按照隧道设计要求,需设置集中排烟口,受周边用地条件、环境限制,设置排风塔不可行,需在隧道中段设置一处集中敞口段作为排风口,敞口段长100米,宽30米,设置位于无线电小区、地大附小附近,集中排烟对于附近居民环境影响较大。

  问题三:带来工程拆迁量大,社会影响大。4车道长隧道结构宽度达到26米,为满足隧道建设及市政管线布置,道路红线需拓宽至52米,需拆除仪表厂宿舍、无线电小区、方家村临街民房等建筑,拆迁量达2.6万平方米,且需拆迁中建三局30层高层建筑裙房,可实施性小。

  问题四:导致交通安全性差,远景交通适应性较差。交通预测显示,鲁磨路2030年路段流量为5389-6903辆,路段服务水平为D-E级,交通长远适应性较差,不能满足需求;另外,公交车及所有的车辆至于地下,且存在小半径转弯,隧道整体交通运行安全性差。

  问题五:引起新的交通拥堵点,不利于隧道车流疏散。交通预测显示,八一路---鲁磨路交叉口远期交通流量达到8200辆,该道口作为鲁磨路隧道的主要疏解节点,结合现状地形地势条件,适宜在鲁磨路方向新增跨八一路直行高架。受竖向高程和地面长度限制,隧道出口与高架落地点距离仅50米,且坡度变化频繁,车流进出容易在衔接段形成交通拥堵。

  问题六:带来交通组织困难,无法实现沿线单位车辆进出。若鲁磨路车行整体采取下穿隧道穿越地大校区段后,长达1.4公里范围内如不设置地面车行辅路,沿线地大、南湖山庄、无线电小区、中建三局、仪表宿舍、临街珠宝商铺等单位无法组织车辆进出,交通功能缺失严重。

  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将鲁磨路经过地大校门口的路段设计改造为下沉式通道的方案,将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引起周边单位小区的进出不便、影响远期轨道交通实施等,技术上不可行。对于将鲁磨路经过地大校门口的路段设计改造为下沉式通道的方案,中国地质大学方面曾在2016年提出,规划方案确定前对此方案也曾经详细研究并做方案对比,经综合考虑工程实际和地质大学方面的意见,鲁磨路地大校区段的最终拟建方案采取地面“主辅分离双向8车道地面改造方案”,同时为加强地大东西校区的连接,设置东西校区连接地下通道一座,我司将按照规划方案组织开展后续优化设计工作。

  感谢您对我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